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江西赣通改装车有限公司

仓栅式运输半挂车,冷藏车,栏板半挂车,自卸半挂车,自卸汽车,集装箱运输半挂车

新闻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铃集团善谋实干持续擦亮“江西制造”品牌
新闻中心
江铃集团善谋实干持续擦亮“江西制造”品牌
发布时间:2022-10-11        浏览次数:8930        返回列表

  2020年,江铃集团贡献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整车销售38.1万辆,同比上升11.7%,其中集团商用车板块增长21.6%,好于全国商用车18.7%的增幅;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53.36亿元,同比上升7%。

  不久前,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发布了2021中国企业500强、202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等榜单。其中,江铃集团位列2021中国企业500强第230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02位。自2002年首次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以来,江铃集团已连续20次荣登榜单。此外,江铃集团还连续三年跻身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

  2021年11月3日,省委主要领导在调研中要求,省属国有企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国企作用、彰显国企担当,千方百计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做强做优做大,努力在各自行业领域勇争一流、走在前列,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彩的江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全省制造业的领头羊,一直以来,江铃集团大力落实省市做强战略性制造业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创新发展模式,从品牌提升、创新驱动、全球合作、深化渠道、成本管控等方面持续发力,善谋实干,持续擦亮“江西制造”品牌。

  重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走进位于小蓝经开区的江铃汽车富山工厂涂装区域,与传统生产车间不同,生产线上鲜见身穿制服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动化机器人设备。全封闭的操作车间内,在摄像头的引导定位下,机器人正在对车辆进行喷漆作业。“老生产线喷漆喷得好不好,全看工人的技术和水平。培养一个熟练的喷漆工,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如果用生手替换熟练工,喷漆质量就会相差一大截。”涂装区域经理余丽华介绍,通过对机器人的使用,实现了车身内外表面的全自动喷涂,通过视觉引导系统,喷漆更加精准高效。

  产能极大提升,质量更有保障,效率大幅提高,是富山工厂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全流程的共同特征。车身油漆没烤干,生产线会自动互锁停机,并将产品保护在隔离区;焊装夹具切换设备,最长只需12秒钟就能完成车型切换,实现4种车型柔性共线生产;工人不再需要对照物料单子拣料,改为用电子系统扫描物料条形码,并由机器自动分解……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智能化操作,标志着江铃汽车富山工厂的产线科技化水平已经走在国内前列。

  据介绍,富山工厂采用了当今最前沿的技术、最智能的装备,自动化率高达98%。江铃股份总裁助理、制造部部长曾发发说,作为江铃股份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江铃汽车富山工厂具备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目前已投产福特领界、福特领裕、JMC品牌轻卡产品,涵盖了传统燃油和新能源汽车。“目前我们SUV生产线日产量大约在200台,轻卡线日产量为480台。”曾发发说。

  唯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一直以来,江铃集团始终坚持自主技术创新,无论是从产品技术的引进、吸收、自主研发,还是从制造现场的可视化、精益化、智能化,都在不懈的探索中形成特色、积累优势,并全面培育自己的研发队伍,以科技创新的“洪荒之力”推动集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0年,江铃集团投入研发费用超24.6亿元,制造业研发费用占比达4.1%,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江铃集团投入研发费用超过150亿元,制造业研发费用占比4.7%,较“十二五”增长69.2%;新增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6家高新技术企业,荣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8项中国专利优秀奖,专利总数从“十二五”末的1300件增长到4695件,位居江西省第一位。

  技术底蕴的积累加速了产品创新的步伐。“十三五”期间,江铃集团共投产整车新项目122个,其中推出25款新车型,细分车型从轻型商用车延伸到以纯电动轿车、SUV为代表的乘用车领域,从传统燃油车延伸到纯电动、混动等多种新能源动力车型。“十四五”期间,江铃集团计划推出30余款整车新产品,预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200亿元。

  拓市场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9月26日,由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球先锋智电轿跑——江铃雷诺羿(简称“羿”)正式上市。“羿”的上市,成为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江铃集团与雷诺集团在深化开放合作、强化科技创新、谋求跨越发展征程中迈出了新步伐,也为南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南昌智造”品牌唱响全球。

  2021年以来,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出口取得新突破,出口产品由单一的电动轻卡延伸到电动皮卡等,出口市场由单一的智利市场拓展到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市场。今年1至10月,江铃集团汽车累计出口超过2.7万台,全年预计出口超过3.2万台,全年同比增幅预计达85.6%。据了解,新上市的“羿”产品除了布局国内市场,也将通过雷诺公司渠道打开欧洲市场。

  近年来,江铃集团作为商用车市场的“领头羊”,旗下轻客、皮卡、轻卡产品常年占据市场份额领先地位。同时,凭借自身先进的产品研发技术和高质量的制造能力,江铃集团迅速响应国家政策,进行整车产品的排放升级,旗下SUV、轻客、皮卡、轻卡全系车型快速进入“国六”市场。尤其在医用车和警用车等领域,逐渐形成了自身卓越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行业领先。在产业布局上,江铃集团以小蓝经开区为核心聚集区,以新建区、南昌经开区为重要集聚区,形成了以江铃集团为龙头的较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从整车到三电系统的布局。

  2017年,江铃集团大力落实省、市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速从“制造”向“智造”转变。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新基地和江铃汽车富山工厂先后开工建设,两家工厂均采用国内前沿技术和智能装备。从首款纯电动车上市,到如今全系产品新能源化,江铃集团紧抓产业趋势、紧盯新能源领域引领行业发展,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抢占市场高地。

  此外,江铃集团还发布了“136X”领航计划(1个目标,3个核心,6个提升,X个赋能点),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并以此为驱动力加速向“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进军,全面提升“新四化”基础车型的设计、研发和制造能力,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头部企业及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

  强引领打造党建特色品牌

  “共产党人时刻做好为革命牺牲的准备,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一场感人至深的党史宣讲。不久前,江铃集团原创“沉浸式”宣讲《穿越时空的对话》落下帷幕,这是江铃集团创新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一次生动实践。

  据了解,这次主题宣讲按照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四个历史阶段划分为“浴血中华,开天辟地”“曲折探索,奠基伟业”“打开国门,筑梦江铃”“不忘初心,共铸辉煌”四个篇章。宣讲以一名江铃集团普通共产党员穿越时空的对话,带领观众回顾了党的百年征程,讴歌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历程。“沉浸式”表演形式为党员干部带来了一堂生动鲜活、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课,让大家在穿越时空的红色故事中坚定理想信仰,凝聚奋进力量。“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党史上的这些人物,很激动,共产党员的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滚烫发热。耳目一新的形式和身临其境的场景,令人印象特别深刻。”江铃股份发动机厂工人李芳玉深深感受到“沉浸式”宣讲的独特魅力。

  一部国企发展史,也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一直以来,江铃集团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以党建体系化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党建质量提升工作,聚焦国有企业党建30项重点任务,不断推动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供坚强保证。

  江铃集团坚持两个“融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从顶层架构设计上保证融入,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深度参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坚持从监督执行上保证融入,对“三重一大”事项和权力风险点加强监督,有力促进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落细。为推动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集团党委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打造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党建工作管理体系,通过“三部曲”实施党建工作标准化工程,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江铃还根据自身实际,围绕聚焦组织建设强基础、聚焦人才建设强活力、聚焦正风肃纪强作风“三个聚焦”持续发力,进一步夯实党组织阵地,全面提升组织战斗力,为企业中心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十四五”期间,江铃集团将继续强化国企担当,进一步落实国企深化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改革驱动,持续提升企业活力与综合效能,以“新产品、新体验、强转型、强联合”为发展方针,全力保持商用车优势,抢占特种车制高点,坚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积极探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等新领域,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全力打造科技江铃和特色江铃。